“一个、两个、三个、四个……”
到达救灾点后,群臣们立刻分散开来,然后像是数绵羊般,对着简易木棚里的灾民们,一个人头一个人头地数了起来。
为了清点救灾点里的灾民数量,这些官员们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。
有笨一点的官员,是根据灾民的人头数,一个两个地数了过去,但很快数的头昏眼花,被无数张不断活动的人脸晃的产生了密集恐惧症,难以持续下去。
有聪明一点的官员,则先计算出救灾点内安置灾民的大致人口密度,再测量救灾点的占地面积。
最聪明的官员,则直接走进厨房,询问厨师们灾民们每天消耗的粮食大概是多少。
最后得出了一个误差不算太大的数字:65万人。
在这个规模最大的东部救灾点中,一共安置了65万灾民。
加上在北部、西部、南部设置的三个救灾点,平均各安置了5万人。
合计是80万。
《救灾情况报告》中,统计出的安置灾民总数,确确实实是80万人,没有一丝一毫的水分。
这……
群臣们登时集体沉默了下来。
呆呆地看着他们的皇帝——一个14岁的未成年人,脑中都是一个大大的问号。
怎么做到的?
皇帝陛下到底是怎么做到的?
以帝国的各项条件设施,即便安多哈尔郡离的很近,面对百万灾民,帝都哪怕是倾尽全力,也最多救个3,40万人,顶多救下一半,不可能救下全部。
但他们的皇帝陛下,却做到了不可能做到的事情:把所有的灾民,几乎全部救了下来。
创造了一幕他们不敢相信却摆在眼前的奇迹。
但即便这样,皇帝陛下似乎还是不太满意,还是在他们面前喃喃自语:
“安多哈尔郡有150万的百姓,突然爆发的洪水淹死了30万人,又有20万人陷入洪水围困,渐渐淹没而死,后又有20万人,由于救援不及时,缺乏食物,累饿而死。”
“最终只剩80万人获救。”
“实际上,在洪灾爆发之时,安多哈尔郡的人,如果能提前两天去帝都报警,灾民至少会少死20万人。”
“如果救援力量的行动再迅速一些,先进装备再多一些,灾民又将少死10余万。”
“如果安多哈尔郡建立了完善的灾情预警体系,做好预防措施,提前疏散灾民,灾民的总损失,会降低到万人以下,绝不会死亡失踪70万人。”
“天灾的确可怕,但人若没有应对天灾的决心与准备,那只会逃之不及,损失惨重。”
“相反,若做好了一切防范与准备,安多哈尔郡自救都绰绰有余,何须四方大力援救?区区天灾,又有什么可害怕的?”
听到皇帝陛下的这番话。
群臣中出奇地没有人站出来反驳,反而都陷入了沉思之中,觉得陛下年纪虽小,说的话却很有道理。
只是……
大道理谁都会讲,但说出来的道理,能不能做到,能不能化为具体实践,就是另外一回事了。
而且80万灾民,皇帝陛下是救出来了,了解到具体救援方式后,群臣们都服,但是之后呢?之后应该怎么办?
要知道这80万灾民,几乎都一无所有,全得靠国家养着,然后还得拿出大笔的钱粮,帮他们重建家园、恢复生产,至少是三年时间看不到任何回报,如同背上一个巨大负担。
财政大臣扎西克初步估算,仅金钱一项,就要支出500万金塔盾以上,粮食更是无数。
这么大的负担,国库肯定是承受不起,毕竟去年才补上入不敷出的漏洞。
只能请皇帝陛下继续掏钱,把好人好事做到底。
那么接下来周鸣会怎么做的呢?
他把整个安多哈尔郡的重建工程,全部承包了下来,继续投入巨额钱粮,在洪水基本退却之后,马上组织80万的灾民,开展轰轰烈烈的重建工作。
而后在短短的一年时间之内,完成了三项无比宏伟的工程!
第一项,修建了一座库容超过500亿立方米的安多哈尔水库,用掉了上百万吨的水泥(周鸣让人烧出来的),水库湖泊面积超过1500平方公里,主水坝高80米,完全能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。
安多哈尔水库建成后,不仅水患将得到彻底控制,还能带来三大好处。
一个是灌溉农田,上千万亩的农田,将得到良好的灌溉条件,十年九涝的安多哈尔郡,将变成奥鲁尼亚帝国最肥沃的粮食主产区之一。
二个是养鱼,安多哈尔水库的广阔湖面中,可以养无数的鱼。水库下游开挖的数万个调蓄鱼塘中,也能养无数的鱼……各种各样的鱼类,将变成安多哈尔郡的特产,为百姓们创造大量财富。
三个是可以把安多哈尔郡打造一个工业重镇。
因为安多哈尔水库建成之后,主水坝那80米高的落差,能够提供充沛的水力资源,在这里安放大量的水力机械装置,毫无疑问,将给奥鲁尼亚帝国的工业发展,带来生产效率上的巨大提升。
另外,围绕着安多哈尔水库,成为鱼米之乡与工业重镇的安多哈尔郡,将会对外输出无数的工农业产品,创造无数的机遇与财富。
面对这些机遇和财富,周鸣又怎么可能放过?
他手上的皇家商业集团,将与安多哈尔郡的灾民们展开深入合作,签订购销合同,包揽全部农副产品,再进行工业加工,最后在全国范围内销售……预计每年至少能给皇家商业集团,带来超过1000万金塔盾的收入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