魔艺会议室。
由副校长李天云亲自主持,召开了一场临时会议,要求作曲系和声乐系的领导务必到场。
不少教授本来下午还有课,结果却被一个电话,给喊过来开会,只能将手里的教学工作,交给年轻的助教。
“李校长,你怎么选在这个时候开会,这不是耽误日常的教学工作吗?”作曲系的张教授,语气有些不满。
他是魔艺的老资格,丝毫不憷李天云,这个副校长的威严,作为老学究,他最讨厌的就是搞形式主义。
学校是教书育人的象牙塔,就应该将心思放在教学工作上,现在却占用上课时间来开会,这不是本末倒置吗?
“老张,稍安勿躁,今天的事情比较严重,事关咱们魔艺的声誉,不然,李校长也不会挑在这个时间开会。”刘春娥教授在旁帮腔。
她知道张教授的性子比较古板,将精力都放到了教学工作上,所以,不清楚网上的负面舆论,也是挺正常的事情。
见人都到齐,李天云便让助理分发文件:“大家先看下手里的资料,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。”
文件上的内容也很简单,就是部落社会热点上,闹得沸沸扬扬的——
《——从一位十四岁便被保送顶级学府的“少年天才”谈起。》
在众人阅读资料的时候,李天云拿起茶杯抿了口茶,脸色风轻云淡、不见波澜,自有一股温文尔雅的书卷气。
但他握着茶杯的手背,却是凸起了青筋,显露出他内心的不平静。
早上,在得知魔艺出了个“走后门”的保送生,李天云第一反应就是先将消息给压下去。
然后,在内部低调处理涉事学生,以及相关教职人员,免得影响魔艺的声誉。
但老同学刘春娥的到来,却让他了解到事情的真相,原来根本不存在走后门的事情,反而是魔艺出了个天才在校生。
能坐上校领导的位置,李天云自然是个会把握机会的人,他从这次的舆论事件中,看到了为魔艺造势的机会。
一个月后,就是填报志愿的时候,这时候魔艺如果能出波风头,肯定能在今年的招生工作中,稳压京都艺术学院一头。
毕竟,天才校友的影响力,对学校的招生有很大的帮助,尤其还是温言这样的在校生。
所以,他当场就联系赵婉琪,让她晚些澄清真相,到时候,魔艺会和她联合发声,这样更能增加解释的可信度。
起初,赵婉琪并不同意,觉得这样会影响她和温言的声誉。
但在他“晓之以理、动之以情”的游说下,并点明了这次是三方共赢的局面,这才得到赵婉琪的应允。
但他没想到,这个id名叫“马宝安”的教育评论员,却用春秋笔法将事情,给上升了一个高度,直接引到了“保送制度”身上。
这样事情的性质,一下子就变了。
保送制度,向来就有些争议,网上很多人甚至认为,这项制度本来就是,给权贵子弟开的后门,是属于“人上人”的特权。
李天云从事教育工作这么多年,自然也明白“保送制度”的蝇营狗苟,清楚里面的猫腻。
据他所知,就有一个富商的独女,靠着家里的财力,拿到了小语种的竞赛保送名额,从而进了国内的某所顶级学府。
但这也只是个例,不能因为有人钻了制度的漏洞,便全面否定它的作用。
事实上,保送名额设立的出发点,恰恰是为偏科的学生考虑,给他们留下一条因材施教的道路。
只是,制度虽然是公平的,但却需要由人来执行,难免会有徇私的情况发生。
别说保送名额了,就算是高考这样举国关注的事情,早些年也不是没有出过丑闻。
但正所谓:“内行看门道,外行看热闹。”
知道是一回事,被人单独拎出来说,这就又成是另一回事。
直接将“保送制度”漏洞的帽子,给戴到了魔艺的头上,这简直就是,把魔艺给架在火上烤。
“李校长,这份文件上的内容,我昨天就在娱乐新闻上看到了。”会议桌末尾,一个声乐系的年轻教授开口说道:
“他这就是将上面的内容,简单的复制黏贴一下,然后将本来的娱乐八卦,给上升到了保送制度漏洞的高度,这个人显然更明白,怎么才能调动舆论情绪。”
“哼,这种人摆明了就是来碰瓷的。”坐在会议桌前列的老教授,气得直拍桌子:“你看看这个马宝安的头衔,教育评论员、民间科普员,热点分析员……明显就是靠哗众取宠挣钱的主?”
“肚子里没有几两墨水,靠着一知半解的水平,乱带节奏、愚弄大众,这和十年浩劫里的排头兵,有什么区别?”
“咳咳……”会议室里一片缄默,没人接他的话茬。
老教授自知失言,摸了摸茶杯,转移话题:“对于这样的人,我们决不能姑息,必须严厉回击,再有一个月就是考生们,填报志愿的时候,这不是再给我们魔艺捅刀子吗?”
随着老教授这句话,会议室便响起了议论声,显然大家都在担心的问题。
“是啊,是啊,这样的负面丑闻,不赶紧解决,我们今年在招生的时候,还怎么和京艺竞争?”
“怎么在这个时候,偏偏闹出这样的事情。”
事情都发生了,你们就不要再扎心了,李天云的脸色微僵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