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举人的相关考试,内容还是很多的。
武植进入考试状态。
一共分为三场考试。
内容有五言八韵诗词一首,策问题目,经史,时务,还包括四书五经内容,诗赋,策论,经文篇幅。
除了三场考试之外还有复试。
第一场是关于诗词。
诗词是不能乱写的。
武植所知,只要能附和主考官的思想,基本上就妥了。
再好的文章,附和对方的胃口,准没问题。
武植对曾布有所了解。
他受到宋徽宗宠信,是王安石一派,主张变法的大臣。
还在前些年拥戴了宋徽宗上位。
如今曾布官职右仆射,乃是朝堂宋徽宗的左膀右臂,权利很大。
最近南府受水灾,曾布便过来这边主持科举,顺带安民心。
很快。
随着试卷发在每个考生面前,每个人都很紧张。
题目是,大宋礼制是否应遵循上古先贤,还是开创求新!
这样的一道题目,非常大胆,充满了争辩味道。
武植在想到曾布就是支持变革的一派。
想了想,他知道该怎么写。
既不能写的过于张扬,也要写的对主考官胃口。
武植脑海中有很多文章,思维一番,便有了主意,他将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直接搬到试卷中。
大致意思是,赞扬年轻人敢于创新,有改革的进取精神,蕴意了希望家国强大,繁荣昌盛的伟岸精神。
当然,还需要将文字改变一番。
既不张扬,过于夸张,也蕴含了其中的改革之意。
而这篇文章,就是少年钟国说。
武植写了好一会儿,看到试卷上黑压压的清晰字体,又仔细翻阅四五遍,确定没问题后才松了一口气。
武植写文章过程中没有丝毫的停顿,他还是比较满意的。
武植搬过来的这少年国说,是前世经典文章,自然是非常有震撼力的。
现在它变成了武植考试的文章。
试卷上的书法写的也很好。
武植这段时间练习书法,悟性和才气加点,导致武植书法进步很多,当然他不会在试卷上写瘦金体。
毕竟他不知道现在宋徽宗有没有研究出瘦金体。
在一个,考场有规定书法要统一,为了防止考官通过字迹看出文章作者。
即便如此,试卷上的字写的端正清晰,有一种优美之感,却也不失苍劲上进之意。
如果不看文章,仅是看字迹,就有一种迎面而来的特殊观感,让人印象深刻。
此刻武植看了一下,旁边许多考生急的流汗,正在思虑如何答题,而武植已经写好了。
包括诗词部分,总之感觉也不是很难。
后续考试主要写好变法和夸赞宋朝即可。
三天过后。
武植考完了。
不得不说,提前答题之后显得很无聊。
其他考生不觉得三日很长,因为他们答题还嫌时间太短。
武植提前写完着实很难熬这么长时间。
考试中是不能交流的,写完只能自己待着,看着前方的隔板。
偶尔听到前后方书生在小阁中方便的噼里啪啦声。
考场书生一切急事都得在这小阁间中。所以有些臭气熏天。
好在终于出来了。
武植出了考场之后,长呼一口气,外面的空气真新鲜啊!
“大郎!”
武植刚刚出来,潘金莲便跑了过来,后面跟着一脸激动的赵三,这几天可累坏了,他们在外面等的也是无聊。
潘金莲:“大郎,考试发挥的怎么样?”
武植点头:“还行吧!”
赵三激动了:“老爷厉害啊,我看其他考生出来都很焦虑,只有老爷你云淡风轻,嘿嘿,不愧是老爷!”
赵三可劲的拍马屁。
赵三跟随武植,因为武植对这个家仆很好,所以赵三一心跟着武植。俨然成了他的跟班。
考试完之后,武植和潘金莲便回去了。
当晚,武植和潘金莲一阵翻滚,赵三睡的迷迷糊糊。
第二天。
主考官看着眼前堆积的考卷。
许多考官都在忙,曾布也在审阅考卷。
他所要看的是那种,能从众多文章中脱颖而出的好文。所以要求很高。
不过看了一会儿,大致他不太满意。
就在这时,旁边有考官惊呼:“这文章妙啊!”
喜欢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请大家收藏:(www.shushuwuxs.com)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书书屋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