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月廿三, 沈绥上表, 做了目前关于武惠妃案的调查陈情。表文在中书省被拦了下来,交给了沈绥所属大理寺上官大理少卿明珪审阅批示后,才可递交圣人。表文实际的审阅人倒并非是中书省内的官员, 百官上表均由中书省统一收录, 交与圣人身边的大内官高力士递圣人案头。近些日子以来, 圣人精神萎顿,屡屡辍朝, 诸事废怠。奏表多交由高力士审阅, 小事高力士直接代为批示, 不必通报, 大事才由高力士择而报之。
大约是预料到这奏表会在中间被阻拦好几道, 沈绥行文含蓄谨慎, 大部分对案情的主观推测她都并未写上,只是如实陈述了案情调查后的全部实证。
表文内,首先她详细写明的是关于殿中香气的制造方法。她简略例举了三种人工调制杨玉环体香的办法, 并写明了自己在寝殿顶部的椽木之上发现了油膏的痕迹,经鉴定乃是麝香。麝香中还混杂有一些残留的蔷薇花粉、硫磺粉与熟石灰,乃是助燃物, 故而燃烧后香气四溢, 香味中又混杂有刺鼻气味,弥漫大殿。
其次她写明了从将作监查到的近来宫中屋顶翻修的记录, 每年宫中都会让工匠点检各处宫殿的维持情况, 尤其雨季即将到来, 屋顶是点检的重中之重。很多殿堂都修缮过屋顶,其中就包括武惠妃生前所居的珠镜殿。经沈绥亲自检查,珠镜殿寝殿之上的屋顶不仅未能修补完好,反倒有些漏水。近来恰逢阴雨连绵,尤其是惠妃死去当夜,前半夜下了好一场雨,屋顶内有轻微渗水。
其实以上两点联系起来,沈绥是在说明凶手在殿内制造香味的方法——利用生石灰遇雨水发热引燃硫磺与麝香,使得大殿内香味弥漫。不过她并未直接写明这一部分的推理内容。
其三,沈绥写明了自己未能查验尸首,不知武惠妃确切死因,不敢妄下定论的几行字。实际上她已经查验过尸首,并已经确定死因了。死因是中毒而死,而这个中毒而死的过程很复杂,漫长且毒发时间不可控。此话曾讲?
颦娘仔细勘验了沈绥验尸后带回来的血液与胃容物,结合宫女夏绮的证词,得出结论——武惠妃之死乃当日服下的海虾与长期使用的妆粉,再与燃烧后弥漫的麝香三者反应之下毒发身亡的结果。妆粉内含汞且长期使用后渗入人体血液之中,使得人体虚弱,常伴有呼吸困难之症。海虾含砒,可加剧呼吸不匀之症。此后若再以麝香这类强烈的气味刺激,会有极大的可能性导致这个常年卧病在床的病人呼吸衰竭而死。此三者均少量,单用其一都不至于致命,但三者合一,在一个恰当的时机之下,就会令人毒发身亡。沈绥相信,宫中其实已然得出了这样的验尸结果了。她只需将之前的其一其二写明,明珪自会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。
事实证明,明珪已看过沈绥的表文,果真立刻压下,随即行动起来,派人循着将作监修葺屋顶的工匠的线索去查。而沈绥其实早就派千羽门查到了目标人物——王保,年逾四十,行七,人称“泥瓦七”。此人是临时召入宫中的工匠,祖籍湖州,泥瓦工,尤擅修葺屋瓦,手艺精湛。曾参与营造过长安城很多大型的寺庙,修缮过很多大户人家的屋子。他也不止一次入过宫,算是将作监的熟面孔了。因为入过宫,在民间还颇有名望,找他修屋的高官富绅比比皆是,他生意兴隆,在长安城也有自己的一处小院住宅。
但是此人,数日前就带着家眷离开了长安城。那时武惠妃尚未死亡,但他确实是在干完最后一趟宫中的活后,就带着家人举家迁走了,悄无声息的,街坊邻居竟然都不知晓。千羽门已然在东面数十里开外的北肴道发现了他一家的踪迹,他们躲入了华山北麓的小乡村中,隐姓埋名,似乎投奔了亲戚家暂住。千羽门已派人将他盯住,相信不久,明珪便会顺着这条线索找到此人。
武惠妃案算是告一段落,埋下麝香的人找到了,给武惠妃使用汞含量过高的妆粉的人也找到了,制作海虾给武惠妃吃的人也很明确。但是将这三种毒物凑到一起的背后的谋划者到底是谁,却依旧不清楚。此人将自己断得干干净净,以一种极其狡猾的下毒手段,抹除了自己直接参与下毒的痕迹。沈绥没有去拷问泥瓦七、冬绫亦或珠镜殿掌厨的内侍,因此她不知道他们背后的指使者到底是谁,这还需要明珪继续去查。她还会持续关注,可她不打算再直接参与调查,她直觉敏感,已然嗅到了不寻常的气味。而或许明珪比她更为敏感,沈绥近日一直在想,明珪将她撇除在此案之外,莫非并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之秘,而单纯只是为了保护她?她不知道自己这个想法到底从而何而来的,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。
一日之后,五月廿四,武惠妃之死发丧,举国哀悼。丧事交由礼部制办,长安城被禁止一切娱乐活动,宫中更是连欢声笑语都听不见。圣人沉浸在痛失爱妃的悲伤之中,谁也不敢在此时自讨苦吃。一切地位比武惠妃低的妃嫔、宫女、内侍均须服丧,皇子皇女均须戴孝。宫中放眼望去满眼白色,縗絰满目,哀痛不尽,连绵数日哭嚎难绝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